close

家裡的廚房太久沒開伙了,楊老爺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吃一頓我煮的午餐,於是週末找一天中午,老娘決定下廚給他吃。

 

為了這一頓午餐,我還特地查了一番資料,尋找一些靈感。義大利麵,煮過了,咖哩飯,煮過了,不知道該煮什麼,那不如就來點看似簡單,但其實很有學問的水餃開始!平凡的水餃,但要保持水餃皮的Q度,不能太爛,皮不能破掉,這也是有一番大道理的呢!(噗..我知道我很遜,別笑我)

 

過去一向比較習慣市場的手工水餃,畢竟是看著人家包的,比較有一種安心感,而且,水餃就是要手工包的,吃起來才有感覺,皮吃起來才會有嚼勁。不過上班族實在沒啥時間逛傳統市場,於是到婆家樓下的頂好買了下面這兩包灣仔碼頭的手工水餃。


玉米蔬菜豬肉  40顆157元

 

豆苗豬肉<--這是新口味  20顆119元


這是第一次買灣仔碼頭,過去曾經在很多部落格中看到有人推薦,買來吃看看,果然沒讓人失望。



這雖然是冷凍水餃,但是從外觀上看起來,根本不覺得是冷凍水餃。每一顆包的樣子都不太一樣,有手捏過的感覺,難怪這是灣仔碼頭『手工』水餃,有手工過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每一顆水餃都挺可愛的呢!

進入重頭戲,如果只是『煮水餃』這麼簡單,那麼這天的午餐就不有趣了,我決定來個水餃『四』吃,也就是『(水煮)水餃、煎餃、湯餃、蒸餃』,如此也可以比較一下每一種吃法的口感不同。(好啦,我知道這四種吃法實在一點創意都沒有= =)

還好,在包裝的後面就有教(水煮)水餃、煎餃、蒸餃的作法呢!而湯餃,應該不需要教低....

先從煎餃開始。首先,先在平底鍋上鋪一層薄油...煎個兩分鐘,直到下面開始有點焦黃



接著倒一碗水進去,然後蓋起鍋蓋,直到煮到水乾為止…


過程中完全不需要去翻動水餃,水乾了之後,餃子就可以上桌啦。


看起來還挺有模有樣的嘛!


底下煎的酥黃,吃起來才會有口感上的層次。


我個人覺得這煎餃相當好吃啊!不僅是廚師的技術好(得意ing),灣仔的水餃皮在煎的過程完全沒有破皮產生,而且內餡料多實在,吃下去有一種很滿足的感覺。


蒸餃,我是把他丟進大同電鍋裡面蒸(聽起來好像沒任何技巧),不過看來內鍋的水可能加太多,導致外皮有點稍乾,但還好不至於影響口感。而且蒸餃更能夠保留住內餡中原本的口味,不會因為水煮的關係而改變。


水煮水餃,似乎是最沒技巧性的,一般的作法都是熱水滾了之後丟進去,然後水滾後加水讓他滾三次,但我這次的作法是從冷水的時候就把水餃通通丟進去,一直煮到沸騰,然後再加水滾兩次。我同事也跟我推薦這樣的作法,聽說這樣煮起來的餃皮會比較Q,比較好吃呢!而灣仔的包裝上面有說『水沸後放入水餃蓋鍋蓋煮6分鐘,然後打開鍋蓋在煮約1分半』,用他們教的方式來做,應該也會是蠻好吃低!


左圖玉米蔬菜豬肉、右圖豆苗豬肉。



這兩種口味雖然主餡都是豬肉,但吃起來口味卻不太一樣。玉米蔬菜豬肉的口味帶鹹、是比較重口味的,豆苗豬肉反而比較甜,比較清爽,適合夏天這種季節。玉米蔬菜豬肉吃的到完整的玉米粒,而且用的還是綠巨人的呢,而豆苗豬肉有帶糖去醍味,所以吃起來不會覺得膩。楊老爺吃完是讚不絕口,除了灣仔真的不錯吃之外,他老婆廚藝好才是重點。(← 硬要掰)


我還特別準備了柴魚醬油,一般都是用傳統醬油+大蒜+香油+醋之類的,這次想試試看單純的柴魚醬油,看會是怎樣的口感。但發現,其實灣仔真的不需要加調味醬啊,裡面的調味已經很足夠了,再加,就有點兒多餘了。

這便是我們這天的水餃大餐了。


哈!忘了介紹這一鍋湯餃。很明顯的應該看得出來,我這只是酸辣湯然後把兩顆水餃丟進去而已~ㄎㄎㄎ


來點兒創意吃法,我心想豆苗豬肉應該還挺適合加橘子果醬的吧!都很有夏天的感覺啊,而且誰說水餃一定得沾鹹的醬油才行。但沒想到,這兩個東西意外的合啊,雖然大部分的味道都被橘子果醬蓋住了,但外皮的橘子味,吃到內餡的豬肉,是甜中帶鹹,口味很有層次,而又不衝突啊!



灣仔還有蠻多其他口味可以選擇的~



話說這天必須好好稱讚一下楊小辰,不知道是灣仔太好吃,還是他娘手藝太好,他整整吃了四顆水餃,而且幾乎是自己把水餃給扒光的。


↑好吃到吸手指了呢

雖然用的是原始人的方式,不過至少沒有玩弄食物,都有乖乖的送進嘴巴裡面。小人現在吃飯的時候越來越有主見,一定要自己拿碗,自己拿湯匙,而老媽只好在一旁慢慢幫他撿食物了。噗~


好啦!這回我展現完廚藝了,楊老爺下次換你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派翠西亞 的頭像
    派翠西亞

    擁抱幸福

    派翠西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