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所期待與預料中的,他入選了!

2014-07-15 17.08.31-1

 

 

為何會說我預料中的?當然還是有我自己的一些判斷、老師給的回饋反應、再加上所有試讀人數與預計招收人數等等狀況,在家長面談完之後,我就知道,他入選的機會很高。不過,我還是必須對於這個難得的機會感到榮幸,種籽選擇的除了適合的學生之外、更選擇適合的家庭,這代表種籽給了我們家庭機會,讓我們可以跟他們一起工作、一起成長,度過這(至少)六年(三年之後還有楊小欣呢)。我不把這裡單純看成一間學校這麼簡單,我把這裡,看成一種對於教育的理想國境。

如果,我們對於學校教育還有單純的理想的話,那麼,這裡就是可以實踐它的地方。

其實,我今年初才認識這間學校,在這之前,我壓根沒想過要為了他的國小學校而憂愁,就是學區內學校就對了。我曾經也是這樣單純的認為,就近讀書就好,體制內學校雖然會遇到很多百般無奈的事情,但孩子總是得學習面對的,只要家長陪著他一起,孩子不會走偏的。我相信孩子本身的質夠好、家庭教育有扎根,讀怎樣的學校都可以。但是,至從他大班之後,他讀的學校是我以前的國小附幼,我曾經也是那間學校的學生,所以對於這個地方有著不同的情感,每次送他到學校的路上,我就會想『我要讓他走著跟我以前一樣的路嗎?』有時候,我會稍微喵一下小一班級,偶爾會聽到一個權威者在台上罵人的聲音,或用著恐嚇威脅的字眼來進行『教育工作』,這不禁讓我對於當初那樣的想法『讓他走著跟我一樣的路』感到卻步。


『不打、不罵、不威脅、不恐嚇』這如果是教育的一種理想情境的話,那麼,我們在家庭教育當中,已經很努力的往這個方向前進之時,在學校教育上,為何我非得屈就於『現實』環境,而讓孩子存在於這些風險當中。成人錯誤的對待,對我來說,我覺得對孩子的成長有莫大的風險。這是我開始感覺到,我好像有必要,幫他在思考更多關於『小學』這個議題。我稍微研究了一下自學、還有其他學校型態自學團體,不過我蠻快就放棄自學這個方向,主要是我真的覺得我一個人無法好好兼顧兩個孩子不同的教育步調。自學團體可能是我比較有機會的方向,一直到小玄子介紹了這間學校給我,我彷彿看到一盞明燈-教育的明燈。

後來我找了幾個介紹這間學校的網址,丟給楊老爺看。讓我意外的是,我居然得到他很多的『回饋』。這好像是第一次,我感覺到他這麼積極的找我討論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他的反應讓我意外,所以我也就這樣順著,跟他一起深入的瞭解這間學校,而他也很喜歡這學校的一切。就這樣,我們參加了新生說明會,填了申請書,參加試讀,然後,進了這間學校。

 

所以除了謝天,我還得感謝楊老爺。是他的積極反應,鼓勵了我,也成就了我們家不同的未來。若當除他的反應是冷冷淡淡((畢竟學費真的很貴很貴啊,而他又是我們家唯一賺錢的人)),那麼,我自然也不會把這間學校列入考慮了((因為太貴很快就放棄了XD))。

 

『為什麼選擇種籽』,這是申請書的第一題,也是重要的一題。凡事都莫忘初衷,希望多年之後,我不會忘記我為何要選擇這間學校。

 

下面這段是入學申請書裡面寫的內容,特地在此記錄下來。

 


 

1.  您從何處得知種籽?為什麼選擇種籽?

 

 

 

【起源】
起初是朋友告訴我(媽媽)她發現在烏來有一間學校很適合宇辰,聽說那邊很貼近大自然,會教一些跟野外求生有關的內容。他知道我們家喜歡露營,於是這樣告訴我。聽到他這樣說,也引起我的好奇,於是詢問了Google大神,他告訴我,這間學校位於新店烏來,叫做種籽實小。

後來,我繼續問Google大神,輸入了不同關鍵字+種籽的組合,瀏覽了各類報導、學生或家長的觀點等,後來,我還讀完了『種籽手記』這本書,我發現我越來越對這間學校有所著迷。在楊辰辰即將進入小一入學的時候,我感謝上帝給了我另外一個選項。

 

 

 

【動機】

 

一、對現有體制教育的擔憂:
我堅信孩子健全的身心人格以及那顆對學習的原始渴望與熱誠才是影響他一輩子的重要因素,但是現有的體制教育以及師資狀況確實有令人擔憂的部分。擔憂在不斷的妥協大環境制式要求之下,逐漸讓孩子失去對學習的興致;而老師管理班級的方式經常使用具有『效果』的速成法,但卻可能忽略個別差異,某些孩子,在不斷的妥協之下,逐漸壓抑天賦、或者失去最原始的學習熱誠。我不願意見到這樣的畫面,所以選擇種籽。

 

二、親近自然的校地:
今年運動會時,我們已上山參訪種籽校園,並且聽過第一場招生說明會。我們非常喜歡種籽的環境,即便它真的很遙遠(開車上山的途中,一直對在這間學校讀六年書的學生感到佩服不已),但我們還是要前往。我們相信山上長大的孩子,會具有更遼闊的視野,對土地會有更不一樣的感動。這也是我們家週末經常露營,想要帶給孩子的感受。

 

三、適性化教育的理想:
從孩子出生之後,我們一直朝著適性化教育的方向前進。不過我們也知道,這條路並不是那麼好走,父母必須經常在孩子的適性發展以及大環境上的要求之間取得折衷點,接受每個孩子的成長速度差異,並且耐心等候,某些時候的確內心有點難熬。但還不能形於色,這才是困難之處。
種籽的教育理念上,接受每個孩子的不同之處,老師願意等待孩子自己發展出自己的特色,特有的選課制度,讓孩子的興趣可自由發展,並且將學習的主導權回到學生身上,時時刻刻『為自己而讀書』,這樣的理念是我們所嚮往的。

 

四、民主校園的落實:
在今年三月的學運之後,更確定了我(媽媽)想讓孩子來種籽就讀的念頭。

在成人的過去經驗上,我發現其實我根本不懂什麼叫做民主。一直以來我們都是存在於一個權威式的家庭、以及權威式的教育環境,學習的內容被決定好,老師說的內容就是標準,有很多規定是不能被挑戰。這樣環境長大的我,變的很害怕權威、害怕衝突,更不用說思考政治。在學運之前,我對政治完全冷感。

學運過程中,我思考了很多,到底為何多數的成年人會跟我一樣對政治冷感、對選票盲目,還有為何有人寧願自私地守住在角落的一塊安穩,也不願意正面思考對多數人有幫助的議題。後來我懂了,是民主觀念的落實,我認為家庭教育裡的民主落實是民主觀念的基石,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尊重孩子的不同想法,保持溝通的管道。

民主落實的校園是我們更為渴望的,在人人平等與校園共治之下,孩子在童年的精華時間,學習一輩子帶著走的能力。

 

l  平等:種籽將每位孩子視為平等,相互尊重,整個校園環境在這樣的平等關係下運作,造就出沒有階級差異的校園關係。

l  共治:
(1)
 生活會討論校規,而校內每一個人必須遵守這樣的規定,相對也提供每一個人發表意見的管道(提供挑戰「規定」的管道)。
(2)
由校園法庭解決校內之間紛爭,學生法官學習客觀與仲裁。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種籽學苑 楊辰辰
    全站熱搜

    派翠西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